古代孩子满月要剃头,胎发不能乱丢,那么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生育礼俗一般包括添喜、报喜、三朝礼、送粥米、满月、做百日等,各地又在细节上各有不同。
上篇讲到“送粥米”,下面再接着来看看古代山东是如何给婴儿过满月的。
满月,顾名思义,就是指婴儿降生一个月。一般人家在这天要“做满月”,也有称之为“过满月”。
祝贺母子平安,谓之“弥月之喜”。
这一天可不一般,主家必须广泛宴请宾客,亲友们则要准备贺礼,大多为馒头、点心、衣物之类。
很多地区会在满月这天给婴儿第一次理发,俗称“铰头”或“剃头”,而且会有一定的仪式:
“满月剃头仪式在旧式礼俗中比较隆重,主要由外祖母家赠礼,布置礼堂,请全福人抱婴儿坐中间,由剃头匠人剃胎发,胎发多收藏起来或用丝络装起来挂在床头,剃头后婴儿穿上新衣,亲友赠礼聚餐,剃头匠人得供桌上所有供品。”(《中国民俗学》)
当然,满月这天对于产妇来说也很重要,终于可以告别充满禁忌、如同坐牢的“坐月子”时光,进入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下面来看看《醒世姻缘传》的描述。
第二十一回描写了晃梁满月的情形:
“瞬眼之间,过了年,忙着孩子的满月,也没理论甚么灯节。十六日,春莺起来梳洗,出了暗房。
晃夫人也早早梳洗完备,在天地上烧了纸,又在家庙里祭祀,春莺也跟在后面磕头,方才一家大小人口都与晃夫人道了喜。
春莺先与晃夫人叩了头,晃夫人分付家下众人都称呼春莺为沈姨,因他原是沈裁的女儿,所以称他娘家的本姓又与小娃娃起了个乳名叫做小和尚。
吃过了早饭,可可的那十六日是个上好的吉日,煞贡、八专、明堂、黄道、天贵、凤辇,都在这一日里边,正正的一个剃头的日子,又甚是晴明和暖,就唤了一个平日长剃头的主顾来与小和尚剃胎头。
先赏了五百文铜钱,一个首帕,一条大花手巾,剃完了头,又管待他的酒饭。渐次先是那些族里的婆娘们,又是众亲戚的女眷,都送了礼来与小和尚满月。”
一出满月,产妇便可结束月子生活,因此春莺终于可以出得暗房。由于春莺是晃老爷收房之妾,所以地位较低,娘家人也不受重视,故而春莺没有“搬满月”之事,剃头亦无春莺娘家兄弟在场。
山东是孔子故里,受孔府家族制度的影响,也比较重视家族习俗,如年节、祖先忌、诞日或家庭喜庆之日,在家中或祖茔进行简单的祭祀活动。
其中“庙祭在家庙中举行”,“家庆通常包括家庭成员的诞生礼,冠礼即成年礼、婚礼、寿礼等项,除此之外,一切为家庭添喜的事,都可以作为家庆。”(《山东省志·民俗志》)
晃梁的出生不是一般的添丁之喜,更重要是避免了晃家财产被晃思才、晃无晏等人瓜分,晃家才不会家破人亡。因此,这次添丁之喜足以看作是晃家的家庆,理应在家庙中祭祀一番。
TAG:
热门标签: 预约(4) 万贵妃(9) 火炉(1) 赌博(1) 当贝(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同朝为臣,左宗棠为何要跟曾国藩绝交?真相只因这个?
曾左二人都为湖南同乡,自从咸丰二年,曾国藩和丁母忧在湖南原籍举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婉抚张亮基的幕僚,因公务书信往来不绝,交情日厚。曾国藩后来因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军,地位显赫,督两江,领四省。曾国藩素来知人善任,网罗人才,由他推荐而受提拔的不在少数,一时出现了天下提镇无不出..
-
上一篇
除了降龙伏虎,十八罗汉你还知道谁?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意译为:一,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的一切烦恼;二,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乐,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于寿命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