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的士叫什么?古人是怎么打的出行的?
汉代的“的士”叫什么?古人是怎么“打的”出行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古代的马车就和现代的汽车一样,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不过汽车并不是人人都有,古代马车也是如此,所以像“出租车”这样的服务其实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计价方式也是按照里程计算,那古人是用什么办法来算出走了多少公里呢?这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汉朝时期的“出租车”,他们是如何服务百姓出行问题的,一起来看看吧。
汉代时的“的士”,叫做“记里鼓车”,谁给它取这么个奇怪的名字呢?其实,这种最早的“出租车”名副其实,这车上的“记里鼓”,可谓是最早的出租车计价设备!
“记里鼓车”是一辆马车,它的车轮大小直径,在设计时就经过了精心计算,每转100圈,马车正好行驶1公里;同时车轮也会带动车盘上的一个特制齿轮转动,不过这个齿轮转得可就比车轮慢多了,车轮每转100圈,即马车每行驶1公里路,这齿轮才转完一整圈。这个齿轮和车上特制的两个拿着鼓槌的小人偶通过连线连接,齿轮每转一圈,连线就带动小人手里的鼓槌,锤击一下车座上的小鼓。所以每听到一声鼓响,司机和乘客便知马车又行驶了一公里。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记里鼓车”,这“记里鼓”,可以精确记下每公里车程,既方便司机计价,也能让乘客心里有数,实现了交易的公正透明。“记里鼓车”曾在陕西省科技馆展览,古人的这一发明之智慧巧妙,让参观者拍案叫绝。
当然,古代的计程“的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不像现代,大小城市都有。
到了唐代,道路发展盛极一时,百姓“打的”出行变得更加普遍,不但有“记里鼓车”这样的“的土”,甚至出现了最早的“公交车”!
唐代的“公交车”被称为“油璧车”,也是马车,一般由6至8匹马作为动力,但车身很长,不但有车厢,车厢壁上还有车窗,乘客乘坐体验极好。
南宋时期,京城临安(杭州)的油璧车得到了極大改进,不但车窗被挂上了华美的窗帘,车厢内还有绸缎褥垫,供乘客坐卧使用,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长途客车!这些油璧车有大有小,小的能坐6名乘客,大的则可容纳几十人,既方便出行,又能观光游览,很是气派、讲究。
此外,古人在“打的”时,对价格的计算也很严谨,不但分单程与往返,且计价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在“打的”前,也会像现代人一样,先和司机讲清楚价格。
有的时候,古人也会和现代人一样,在“打的”时由于“的士”司机职业道德存在问题,而遭遇“被坑”“扯皮”的现象。如宋代首位状元、时任开封府判官的许将,有一天回家晚了,由于自身体弱多病,他只好请一名巡卒替自己叫了一辆“的士”。那会儿“夜禁”甚严,马夫又不认识他,为赶时间拼命赶路,一路颠簸,不仅将许将从马上颠了下来,而且好不容易赶到家门口,却发现大门紧闭。许将又伤又病,哪里有力气喊门,马夫为了帮他喊门,就问他姓名,一问才知道他是著名的开封府判官。马夫怕被追究责任,吓得逃之天天,可怜的许将只好在寒风中苦等到天明。
TAG:
热门标签: 桑德豪森(1) 遇到(12) 张明杰(1) 举办(2) 白吉馍(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揭秘: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扒了皮?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蓝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与朱元璋更是有着儿女亲家。无奈被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谋反,被朱元璋株连九族。朱元璋剥了蓝玉的人皮,现在看来很残忍,但是当时确认为这是留了全尸。 那么蓝玉的人皮最后留在哪了?相传朱元璋将蓝玉下狱后,按律法谋反之人应被..
-
上一篇
乾隆在小饭馆吃到一种美食,后来这家店生意十分火爆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乾隆皇帝是清代最为风流的皇帝,不仅六下江南,还经常微服私访。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曾在一家小店吃了顿特殊的美食,便马上为其题匾,让小店生意火爆至今。乾隆究竟吃了什么?这家店又叫什么名字?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