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逃亡时遇到了什么?竟唤起了他曾经的良知?
李隆基在逃亡时遇到了什么?竟唤起了他曾经的良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进逼长安。年逾古稀的李隆基,未及通知朝中百官,于十三日凌晨带着杨贵妃姐妹、部分皇亲国戚、朝廷近臣及亲信宦官,在几千禁军护卫下,打开禁苑西门——延秋门,仓皇逃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年迈的皇帝,危急之际,曾经的良知似乎苏醒了。逃亡途中,杨国忠要焚毁国库,李隆基制止道:“贼军来后得不到,必然加重对百姓的搜刮,不如给他,以免加重百姓的困境。”(“贼来不得,必更敛于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吾赤子。”)杨国忠要过河烧桥,李隆基责备道:“士庶(官民)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要高力士把火扑灭再赶上队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逃亡中的李隆基,残存的人性如萤火寒星,散发出可怜的微光。一行人蹒跚行至咸阳附近,向来养尊处优的公主、皇孙们饥渴难耐,李隆基只得亲自找到百姓门上讨饭吃:“卿家有饭否,不择精粗,但且将来。”百姓还是通情达理的,一看他们沦落到如此地步,于是“争献粝饭,杂以麦豆”。这些平日吃腻了珍馐佳肴、山珍海味的皇孙们,此时才体会到什么是饥饿,“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犹未能饱”。从来不曾尝过艰辛的李隆基,此时的举动着实令人动容。他吩咐随从给百姓付了饭钱,并表示感谢与慰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一位名叫郭从谨的老人主动向玄宗进言,核心思想是,皇上听不到真话才有今日之流亡。玄宗听后,不仅没有龙颜大怒,反而感慨万千:“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李隆基是不幸的,这个开元盛世的缔造者,竟然乘舆播迁,颠沛流离。李隆基又是幸运的,落难途中得到了百姓的帮助,听到了百姓的诤言。正是由于落难,他才知道民心之可贵,奸佞之误国。可惜的是,在接下来的马嵬坡事变中,人们只记住了杨贵妃的红颜薄命,却忽视了六军不发的民意军心。
TAG:
热门标签: 转让(1) 横杆(1) 德云社(1) 东方市(1) 奇迹(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朱元璋的后宫有多少女人?朱元璋这么好色为什么跟马皇后感情还是这么好?
朱元璋的后宫有多少女人?朱元璋这么好色为什么跟马皇后感情还是这么好?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 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
-
上一篇
古代的夏天有多热?苏轼竟然是被热死的?
古代的夏天有多热?苏轼竟然是被“热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天真热的时候,真的可以把人热死吗?宋代大词人苏轼竟然是因为旅途劳顿,暑热中去世。不可思议吧,现在一起来看看还有那些古代的人因为天热而死。 有关苏轼的轶闻趣事数不胜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