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骂读书人为什么骂穷秀才?这还是一种带尊敬的骂?
古代骂读书人为什么骂“穷秀才”?这还是一种带尊敬的骂?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古代,读书人自然都是想要考取功名,有的人成功进入朝堂,流芳百世,但是大多数其实还是籍籍无名,就算是考中了状元也不例外,那些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的,基本上没有几个是状元出身。而古人面对读书人,也不都是尊敬和钦佩,也有会觉得不满,开口骂人的,而骂人的时候都会骂穷秀才,为什么大家要这样骂呢?
古人骂读书人的时候常常骂的是“穷秀才”,那么为什么要骂秀才穷呢?原来古代科举制度之下有三场重要的考试,就是乡试、会试和殿试。至于秀才,则是指通过了乡试之前的童子试的读书人。
成为秀才,才有在学校进一步学习并参加乡试成为举人的资格。举人有机会前去京城参加会试,至于殿试则是皇帝钦点的。举人通过会试就被称为贡士,参加殿试的则是一二三甲的进士。一甲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则是探花。
可以看出,秀才虽然进入了“士”这一尊贵的阶层,但秀才是“士”这一阶层的底层。秀才可以见官不跪,但一般来说,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会获得国家补贴。总的来说,秀才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利益是很少的。
而举人却不同,只要中了举人就会有做官的资格,就会被记录在吏部的花名册,也会有俸禄。在古代只要做了官,那么金钱就不再是问题。而举人身份还有其他的好处。
举人可以与府县级别的官员平起平坐,不用交赋税,也不用出徭役,就算举人没有做官在家里耕读,也会得到国家补贴的一笔钱款,这笔钱款是足够普通家庭开销的。
在当时,“穷秀才”这一称呼主要是指的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秀才这一身份并不能获得很多的金钱,但一个拥有富N代官N代身份的秀才肯定不能被叫做穷。
古代读书是一件极其耗费钱财的事。身为秀才想要让自身学识更近一步需要耗费的财力物力是巨大的。当时,如果秀才想要看举人,首先他需要找到一个好老师。
可以教秀才考举人的老师和当初还没有考取秀才时的老师水平肯定不一样,如果说秀才一个县可以有几名的话,那么举人几个县里可能才会出一个。古代的教学教师资源是极度缺乏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给老师的学费肯定也一笔是不小的开支。
并且秀才不是一直待在一个地方的,还需要出去游学,而游学也需要一笔钱。秀才也只能靠在村里收一些学生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是他的收入肯定不能支持他的开销,所以说秀才是“穷秀才”。
秀才也不是在什么朝代都是很穷的。在明朝时期,有法律明确的规定,一旦读书人考取了秀才,他每年都可以得到十八两银子的补贴。在明朝的时候十八两银子购买力是很足的,完全可以确保他一年的开销,让秀才能够衣食无忧,专心诵读。所以说穷秀才这个称呼也不是说秀才是绝对的穷,在某些时候也是秀才自嘲的话。
首先来说说一句大家在古装剧中耳熟能详的话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反之而来,还有这样一句话:读书有什么用,还不是穷书生、酸秀才?这么说显然是不对的,首先来说,对于古代人读书是一条很好的门路,在古代考上了秀才,差不多就在十里八乡算得上是有学问的人了,能够出席一些地方性的文化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特权,比如说免除差徭,再有就是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要知道这些对于封建社会的普通人来说还是不敢想的。而且秀才虽然没有国家俸禄,但是在精神层次和社会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这一点也是当时读书人沾沾自喜的一大原因。所以今天我们说秀才,在很多人看来好像并不是什么有学问的人,但其实在古代秀才还是不错的。
如果读过《儒林外史》里就知道,文章中的范进考取秀才后,岳父就叫他去教书,所以说秀才还是有托底的,对于读书人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的,但其实古代这么对读书人,说白了就是尊重读书人。秀才对于读书人算得上是一个门槛。
最后说一说之前网上有样一个小故事,说是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然后告诉大家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然后推出“读书无用论”。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状元永远只是那么一点点,而没有考上的秀才真的是很多很多。为什么不说说明朝的张居正,晚晴时候的曾国藩李鸿章呢?
TAG:
热门标签: 啥样(1) 躲闪(1) 怨气(1) 花茎(1) 清热解毒(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李商隐悼念爱妻写下一首诗,让人动人心魄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商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李商隐少年孤贫,却天性聪慧,加上他勤奋苦读,文学才华逐渐显现。正当李商隐觉得考中进士如同探囊取物时,晚唐却陷入了腐朽和衰败的境地。几次落第让诗人灰心丧气,但他依然不甘于憔悴书阁、趋走府中的无所作为的处境。 尽管仕途上屡遭挫折,他..
-
上一篇
小孩坐在龙椅上玩说了几个字,长大后就继承了皇位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古代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而且古人认为皇帝是天子,所以与平民不同,皇宫中的事都要听皇帝的,所以其权利之大让古代人人都想当皇帝,这才会有清朝的九子夺嫡,其实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看重皇帝的位子,所以就争夺皇位,而古代皇帝传位也大多是传位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