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常在:清朝后宫最惨的妃子,死后七年才被发现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马常在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一些诸如《甄嬛传》、《如懿传》之类的宫斗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位妃嫔,或是惹怒了皇帝,或是宫斗失败,而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更有甚者甚至被活活打死。不过,如果翻阅清宫史料,你会发现虽然清朝后宫中确实存在一些宫斗现象,但妃嫔的生命安全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因为即使贵为皇后,也没有处死某位妃嫔的权力。
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下场确实就有点凄惨了,她死后七年才被人发现,最终得以入土为安,这名妃子便是雍正后宫的马常在。
通过研究清朝后宫,我们发现清朝后妃制度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康熙朝之间,是没有类似于常在或是答应这样的称呼的,她们一般被称为格格或是福晋。一直到康熙年间,清朝后宫才最早出现了常在、答应,清朝后妃等级最终得以完善,形成了八大等级,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
大家可以发现,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马常在在清朝后妃等级中排第七等级,仅比答应高一点,也就是说,这位马常在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抑或是一个不太受帝王宠爱的女人。
根据马常在的位分,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她是一名来自内务府三旗的包衣奴才,通过宫女选秀进入大清皇宫,时间为雍正七年之前,最初名分为马答应。既然初封为答应,这就证明马常在的出身的确是低的难以想象了,不过,这位出身低微的女子应该有一副不错的容貌,如若不然,她定然不会被皇帝临幸,成为妃嫔的。
雍正八年一月,马答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后,终于迎来了晋升位分的好时机,这一年,雍正帝将其晋封为常在,称马常在。虽然只比答应高了一级,但她总算摆脱了最低等的妃子一列,从此也算是抬得起头来了。
然而,令马常在想不到的是,雍正并非是具有声色犬马之好的帝王,对于男女之事也是戒指有毒,根本不会过于宠爱某位妃嫔,而给她疯狂地晋升位分,想要真正出人头地,或许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熬资历。
但是,马常在根本没有熬资历的机会了,就在她被封为常在之后的第五年(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逝于圆明园,从此,年纪轻轻的马常在便沦落成独守空房的可怜人了。而且,新继位的乾隆帝没有给她进行任何尊封,也就是说,马常在已经是大清后宫一个可有可无之人了。
不过,身为先帝妃嫔的马常在是没有任何性命之忧的,物质生活也能够得到满足,此后,马常在便在深宫大院内看着庭前花开花落,如是,三十三个春秋慢慢地驶过。
乾隆三十三年夏,在空房中独守了33年的马常在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一年她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岁左右。马常在去世后,她的彩棺被暂时安放在了田村殡宫,然而,不知为何,这一放就是七年。
乾隆四十年,田村殡宫官员发现马常在仍未下葬,赶紧将此事上报给了乾隆帝,乾隆帝知道后大发雷霆,马常在虽然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女人,但她毕竟是先皇的妃嫔,想到这,乾隆帝不禁留下了眼泪。随后,乾隆帝下令狠狠地处罚了相关人等,并下旨立刻将马常在葬于泰陵妃园寝,如是,清宫中这个籍籍无名妃子的故事算是告一段落。
TAG:
热门标签: 宦官(7) 春宫(1) 黑龙江省(2) 古代抄家(1) 900(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宜妃受宠近50年,雍正继位便遭清算,最后下场如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宜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翊坤宫是紫禁城内西六宫之一,自建成至今年近六百年。明初中期时称为“万安宫”,嘉靖年间改为翊坤宫。万历帝最宠爱的万贵妃、崇祯帝的袁贵妃都曾住在这里。清入主中原后,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进行大修,此后两个多世纪中,相继..
-
上一篇
古代皇帝是怎么骂人的?看完颠覆你的认知!
古代皇帝是怎么骂人的?看完颠覆你的认知!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骂人其实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气急了,就会有些口不择言,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又伤了自己的身体,又伤了人与人之间的和气,两败俱伤,却偏偏心里始终都放不下这件事情,硬要争出高低。不过,爆粗口这种看起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