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鬼薪之刑是什么?到底有多吓人?
《酉阳杂俎·礼异》中记载了一个奇葩的案例。
有一个人结婚,两个朋友捉弄新郎,戏说房间里有个柜子是监狱,开玩笑地把新郎官关进柜子,锁上柜门,结果这个柜子密闭性太好,新郎居然在柜子里窒息,被活活闷死,喜事办成了丧事。新郎的家人把这两个朋友告上官府,官府判决——“论当鬼薪”。
“鬼薪”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秦朝,《史记·秦始皇本纪》:“尽得毐(嫪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嫪毐反动集团的小喽啰们被判处“鬼薪”的刑罚。
到了汉朝的时候,肉刑被废止,其他替代的刑罚更为完善,其中就有被称为“鬼薪”的刑罚。据《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说:“古用苗制,施行肉刑,汉文免之,改为囚徒、髠钳、鬼薪,役作。”囚徒、髠钳、鬼薪的劳役轻重程度应该是不一样的。
宋代陆游在《新秋感事》一诗中写道:“强颜未忍乞墦祭,积毁仅逃输鬼薪。”
“鬼薪”是干什么的?又为什么叫“鬼薪”呢?
“薪”就是柴火,鬼用的柴火就是指宗庙里使用的柴火,“鬼薪”的意思就是为宗庙砍拾柴火,以供宗庙日常使用。
宗庙是祖先崇拜的建筑,所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在宗庙中,祭祀先祖可以表达孝思,还可以寻求祖宗神灵保佑。
但很明显,不管是哪个级别的宗庙,祭祀典礼都不可能天天大操大办,日常也用不了多少木柴,所以,“鬼薪”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包括杂活在内的各种体力劳动。基本上,和劳动改造差不多。
后人在注释《史记》的时候,对“鬼薪”有过不少释义,应劭说:“取薪给宗庙为鬼薪也。”如淳说:“鬼薪作三岁。”
所以,说白了,“鬼薪”就是劳改三年。
“鬼薪”这个词一般和“白粲”连用,两者都是刑罚的名称。“鬼薪”用在男犯人身上,“白粲”用在女犯人身上。男犯人上山收集柴火,女犯人就择米做饭用来祭祀。
话说,最初的“鬼薪”、“白粲”实在是很轻的刑罚,在家不也得砍柴做饭吗?
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个案子,两个朋友应该属于过失致人死亡。按照现在的刑法,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看来,古代和现代的量刑尺度还真的差不多。
TAG:
热门标签: 幼苗(1) 燃气管(1) 打螺丝(1) 以南(1) 房屋下面(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揭秘明朝的三大监狱机构,到底有多残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近些年有关明朝方面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在这些电视剧中我们也认识到了许多关于明朝时期的机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明朝时期的三大监狱机构。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是锦衣卫,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置锦衣卫。这是个明朝的间谍组..
-
上一篇
朱元璋杀开国功臣的方法有多奇葩?令人胆战心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今天我们聊的这个人物很厉害的,被朱元璋称为大明第一个功臣,可是死的方法很奇特。估计你也不会知道的。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有人说,如果明初最大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