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与周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系不好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魏、蜀、吴三方势力共同占据了荆州七郡。其中南郡的势力最为复杂,孙权占据着南郡的江陵,曹操占据着南郡的襄阳,刘备则在南郡南岸的公安驻扎。在这种三方势力混杂交错的环境之中,周瑜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压力倍增,这也是加速周瑜病逝的一个主要因素。
周瑜病逝之后,在《三国志周瑜传》中对他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总结,但是其中有句话点出了一个问题:惟与程普不睦。这说明:周瑜跟程普之间的关系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三国志程普传》中对程普的记载非常简略,不过从中还是能看出几个问题的。
程普出生于右北平郡的土垠县(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东北),长得仪表堂堂且富有谋略(有容貌计略),起初任郡守的属官,后来追随孙坚征起兵(从孙坚征伐)讨黄巾、破董卓,在攻城拔寨之中立功无数,也受过多次重伤(身被创夷)。从这一段记载当中可以看出:程普是最早一批跟着孙坚起兵的主要将领之一,年龄应该跟孙坚也不相上下,是一位有勇有谋且长相俊朗的武将。
孙坚死后,程普又追随孙策一路荡平江东诸郡。从他的作战经历来看,几乎是参加了孙策期间进行的全部主要战斗。曾经还跟孙策一起在沙羡,跟孙氏的仇家黄祖进行过激战。因战功赫赫被拜荡寇中郎将,位居零陵(今湖南省永州市)太守。跟黄祖的战斗结束后,屯兵在石城(今江西赣州市)。孙策死后,程普又继续辅佐孙权。在孙权执掌江东的时候,程普已经成了第一代老将当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江东诸将都称呼他为“程公”。
通过这些记载综合来看:程普在江东诸将里面应该是年龄最长、资历最老的一位将领,并且还是最早跟随孙氏家族开疆扩土,完全靠着战功位居东吴集团高位的武将。
程普跟周瑜之间的不和睦,发生在孙权接掌初期发生的事情。因为周瑜相对于程普来说,不仅年龄小、战功少、资历浅,同时孙权还给予了周瑜一个特殊身份。《三国志周瑜传》载:“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中护军,是汉末时期军队的高级职务,除了统率全军之外,还有提拔将领的职权。在东吴集团当中,这一职务更是等同于军队统帅。同时,孙权又进一步明确了周瑜的职责和权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作为一员曾经跟随过孙策和孙策的老将,程普对于周瑜担任这一职务并不服气,二人之间自然也就会出现不和睦的情况。这在《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也得到了印证:“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这说明:程普确实是曾倚老卖老,数次对周瑜进行欺辱。
不过,程普跟周瑜之间的不和睦,只停留在孙权接掌江东初期这一阶段,后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首先,从赤壁之战就能看出来:程普和周瑜之间的配合还是非常默契的。赤壁之战的时候,东吴的水军跟曹操的水军相比,在人数上本身就处于弱势。而这有限的水军,又被周瑜、程普两人分别统领,并且周瑜这个左都督比程普的右都督在指挥权上又高出了一点。如果二人之间的关系不和睦的话,在完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是很难战胜曹军的。
再说了,孙权作为东吴之主,也绝不是一个平庸之辈。面对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又关系到江东的生死存亡,怎么可能会交付到两个不和睦的人共同指挥呢?因此,周瑜和程普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已经非常好了。
其次,在《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也记载了:通过周瑜的努力二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周瑜面对程普的数次欺辱,表现得非常大度(瑜折节容下),始终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跟程普计较过(终不与校),最后赢得了程普的信服(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这说明:周瑜的胸襟非常大,为了跟程普化解这种不和睦的局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后彻底改善了二人之间的关系。程普对周瑜信服了之后,逢人便说:“跟周瑜结交(与周公瑾交),犹如喝陈酿美酒(若饮醇醪),不自觉就喝醉了(不觉自醉)。”
由此可见,周瑜跟程普之间的不和睦,只是在孙权初期,二人之间发生的一个阶段性的小插曲而已。
TAG:
热门标签: 如何正确挽回铁心离婚的老婆(1) 发声(1) 命运多舛是什么意思(1) 爆盆(1) 线差(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武则天能顺利进宫,徐慧在李世民耳边说了不少好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徐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自古以来,贤良淑德的女子们都是男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在他们的内心当中,都是特别渴望自己的身边能够有一个这样的伴侣,不过对于古代的三妻四妾来说,女子们之间的争斗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在皇帝的后宫当中,就说唐太宗的身边,还出现了后来的一个..
-
上一篇
袁崇焕被凌迟,围观群众居然还哄抢其肉?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崇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恶,下必有人落井下石。 看到朱由检对袁崇焕的态度,自然就有人添油加醋、火上浇油。 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七日,江西道御史高捷上疏弹劾袁崇焕和钱龙锡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当然高捷也不是光喊喊口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