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有多胆小?居然被日全食吓到迁都
自古以来,迁都对于国家统治都有着重大意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摆脱拓跋氏军事贵族的牵制;九世之乱中商王频繁迁都也大都由于水患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然而在西周时期,却有一位君王因日全食而终日惶惶不安,最后还大兴土木迁都槐里。没想到迁都之后仍然灾祸不断,这位君王整日生活在忧惧之中,他就是西周第七代天子周懿王姬囏(ji jiān)。
话说,西周自周昭王和周穆王两代天子东征西讨之后,国库空虚,日渐衰败,周王室对诸侯方国的统治也常常有心无力。到了周恭王时期,依然大摆天子的架子,出游时浩浩荡荡,以此维系宗周统治。但当时已经有很多诸侯不听政令,周恭王不惜将周都附近的土地都封赏给诸侯们以收买人心求安定。
但继任的周天子周懿王却生性懦弱,更无力稳定江山。在其任内15年里,政治逐渐腐败,国势不断衰落。而常年被压制的西方犬戎便趁机兴兵袭扰边疆,甚至好几次差点达到了宗周国都镐京。也就在周懿王上任的第二年,天气恶化,北方的游牧民族生存受到了威胁,犬戎严狁便率领大军入侵,疯狂抢夺周人的财物。
西周边关的守军无力抵挡犬戎的疯狂入侵,一直败退到岐山,然后赶紧向周天子求援。周懿王紧急征调精锐部队赶赴前线,北抗犬戎。后周懿王命令虢公率领西六师征讨犬戎,最终在凤翔一带两军对阵,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击败了犬戎,严狁败逃至太行山。
这次犬戎入侵,让周懿王胆战心惊。但除此之外,还有个更让他寝食难安的事情,那便是他上任第三年出现的“天再旦”,也就是日全食。古人特别信奉天象,周懿王更是如此。这次天象异变,更是给周懿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恰逢当时天灾不断,在浩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才显得如此渺小。周懿王疑神疑鬼,以为天神要来索命,于是他便下令在周都镐京的西北方向重新选了一处位置,然后大兴土木营建新都槐里。本来王朝统治就已经岌岌可危了,况且国库空虚,他的这次迁都举措可以说为日渐衰落的西周雪上加霜。
心急火燎的周懿王没等新都槐里完全建好,他就迫不及待迁都于此。但人算不如天算,即使他搬离了镐京,新都槐里依然灾祸不断,暴雨、冰雹那都是家常便饭,不断传来牲畜被砸死,人都被冻死的消息。周懿王更加郁郁寡欢,寝食难安。最终在迁都的第二年忧郁而死。
多年的自然灾害和兵灾,让岌岌可危的西周千疮百孔。诸侯叛乱、百姓怨恨、大臣离心统治腐败。这也就引出了西周数百年来首次政局动荡——姬辟方篡位,从西周立国之后,周公旦就已经制定了礼乐制度,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但姬辟方作为周懿王的叔父却能成功篡位,这足以表明西周统治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毕竟篡位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当然了,这就是笔者下一篇要重点分析的!
TAG:
热门标签: 蹲坑(1) 焦虑症(1) 后排(1) 鲍旭(1) 村民(4)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古代中原王朝为什么只防北边?其他地方不用防吗?
纵观中国古代,秦朝以来的各个王朝的北方边境地区始终不得安宁,面临的外患威胁也基本来自北方。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渔猎民族也是前赴后继地不断骚扰中原王朝。西晋、北宋、南宋、南明等政权,更是直接灭亡于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之手。 这其实比较正常,中原地区北方的气候和广袤..
-
上一篇
盘点:清朝死得最离奇的五位皇后
清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虽不是正统的中原王朝,融合了满清人的传统习俗,但在国家大事上,基本还保持着中原王朝的规格,比如皇帝和皇后,后宫佳丽三千,皇室挑选妻妾大多还都是从满蒙女子中挑选,以保持血统高贵和政治联姻。清朝存在276年,传位十一帝,到了晚清时期,已经算不得是封建王朝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