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刘廷式进士衣锦还乡,为何求娶邻家盲女?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廷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最近翻的都是宋朝人的笔记著作,从中受益颇多。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一个发生在北宋的故事。当年北宋朝中,有一名叫做刘廷式的官员。他的婚姻故事就颇有传奇色彩,值得一说。
话说在刘廷式没有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之时,他家本来是农民,种田为生。他的邻居家有个女儿。可是这家的家庭很是穷苦困顿。这家的老头儿和刘廷式的老爹两人商量,干脆结个娃娃亲好了,长大了让这个女儿嫁给刘廷式,两家来个娃娃亲,对门亲。
后来,刘廷式家搬家了。又过了几年,刘廷式通过读书考科举,考中了,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命运,成为一名新科进士,跨马游街琼林宴,好不得意风光。我国历史上进士待遇之好,首推北宋。当年北宋首都汴京的有钱人家在进士放榜的时候都巴巴派人在榜下等着呢,然后只要有没结婚的新科进士,马上就拉回家让他和自己女儿成婚,“榜下捉婿”之说自此而来。由此可见北宋的进士是多么受欢迎。刘廷式考中之后,可以说,在婚姻选择上,有非常大的优势,是属于金龟婿,香饽饽。但是刘廷式没有被这样的科举成功,人生地位的改变就飘飘然,他心里有一块地方,留着一个姑娘的影子。
于是,他就动身回家乡,归心似箭。他要去找那位邻居老翁,当然,他更急切想见到青梅竹马的那个姑娘,让她一起分享自己考中的荣光,还有,给她一个婚礼。
只是世事无常。待到找到当年的邻居老翁家的时候,老翁已经去世有年了。更让人悲伤的是,刘廷式的未婚妻,此时因为生病,双眼都已经看不见了。而且,这个本来贫穷的家,现在情形只有更糟,已经挣扎在困饿濒临崩溃的边缘了。
面临这样的情况,一般人都会选择退缩吧?因为娶回去的,就是个瞎老婆。怎么过日子啊?不但不能伺候自己操劳家务,自己还要时时刻刻操心照顾她一辈子!面临这种情况,刘廷式完全可以说不,他可以给这个盲姑娘留下一大笔钱财,让她以后生活无忧。然后重新找个眼睛完好的女性完婚。
此时的刘廷式却是非常勇敢,忠于自己当初的承诺和婚约。他向女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要求和女方成婚,娶她,娶这个已经失去视力的盲姑娘,这位当年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小玩伴,他要和她相伴一生,瞎了有什么关系,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
如果说刘廷式的观点充满了浪漫的,那么姑娘家的想法却很现实。姑娘家的回复是,虽然当年两家曾缔婚约,但是当初我家和你家都是种田的人家,两家还能说是门当户对。但是现在您已经是新科进士,属于士大夫之列,而我们家仍然是种田的乡巴佬,从门第上来说,高攀不起。而且我家姑娘眼睛又盲了,属于身有疾病的情形(符合七出之条),这种情况之下,更不敢妄言与官人结亲了。
刘廷式却是意志坚定,他说道,我家父当年与你家老父有过约定在先,长大成婚。到如今又怎么能够因为老翁死去而女子有疾病就悔弃当初的约定呢?邻家见他这样坚定的态度,自然允可了他们的婚事。
于是刘廷式就择吉日与邻家盲女完婚。结婚之后,小夫妻两个人的感情极好,相处十分融洽,出则相伴同行,入则形影不离,真如并蒂莲一般。他妻子因为眼疾的缘故,一定要刘廷式搀扶着才能出行。后来妻子给他生了几个大胖小子。
以后刘廷式因为在工作中出了差错,上司追究,原本要把他放逐到偏远的地方。但是上司又想到刘廷式这个人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他有着良好的品行,不弃旧爱,甘娶盲妇,这样品行的人,应该帮他一把。所以上司又尽量为他开脱罪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他。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吧,好人有好报。
再往后,刘廷式曾经在江西做官。此时他的妻子生病去世了。刘廷式非常心痛,哭得很哀伤。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听闻了他的故事,也被他忠于爱情的品行所感动,为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其人其事。
刘廷式此人在历史上只是个小人物,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从他不毁婚约,甘娶盲妻的故事中,千载之下,如今的我们读到,仍然具有打动我们心灵的力量。假如今天的人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形,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还会不会有人像刘廷式做得一样好?
TAG:
热门标签: 21(1) 曹魏(1) 射手座(7) 院校(1) 李光地(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妹喜,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妹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讲到著名的西方特务,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詹姆士?庞德、伊森?韩特、杰森?鲍恩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东方有什么有名的特务?笔者第一个想到的是日本间谍川岛芳子,第二个就是为商灭夏的妹喜。 据说妹喜原先是有施国的公主,后来夏朝入侵有施国,有..
-
上一篇
孝庄为什么死后没有入皇陵呢 难道说真的和多尔衮有关吗
孝庄为什么死后没有入皇陵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宫佳丽美貌最多,但是才华和美貌并存的其实并不多,最具有影响力的有人认为是一慈禧太后,其实孝庄文皇后当属第一,他先后扶持了两位小皇帝:六岁的儿子福临和八岁的孙儿玄烨继位,从现在看当时大清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