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员被判斩首,为什么却告诉儿子自己不会死
自打科举制度确立以来,皇帝就多了一种选拔人才的途经,再也不用让那些士家大族垄断官职,也不用过度担心士家大族势力太大了。那些有才的寒门子弟,都是天子门生,可得好好把关,选出几个能为朝廷出力的人。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问鼎中原后,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当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顺天乡试舞弊”爆发之后,顺治帝十分生气,把江南主考官方猷、同考官钱开宗都斩了,以儆效尤。之后,历朝历代的清朝皇帝都把科举的公正性看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参奏科举舞弊情况,皇帝就会组织专门的调查小组,查明真相。
时间缓缓流过,转眼到了晚清时期,在位的皇帝变成了咸丰帝。面临内忧外患,咸丰帝心里也十分焦急,琢磨着是不是该招揽一批贤才,挽救大清于生死关头了?为此,他特意找来文渊阁大学士柏葰,吩咐他好好把今年的科举考试举办妥,为朝廷选几个有用的士子。
柏葰身兼多职,一品大员,“素持正”。他领命下去干活,咸丰八年(1858年)十月,乡试揭榜,柏葰完成了任务,只当可以好好休息下了,没想到随后就卷入了一场科考大案。御史孟传金上书,说这次乡试存在严重舞弊问题,一个只会唱戏的旗人平龄,居然高中第七名。
咸丰帝听说后大怒,命宗室皇亲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人彻查。这一查不得了,调查员向咸丰汇报说,不单平龄的考试成绩有问题,其他“应讯办查议者竟有五十本之多”,甚至有张试卷错别字超过了300个,也能中榜。咸丰听说大怒,立刻革了主考官柏葰的职位。
事情接着调查下去,两位王爷发现同考官浦安与新考中主事罗鸿绎有点问题,于是,重臣肃顺向咸丰帝请命,要求让两位王爷审讯罗鸿绎,摸出背后的具体情况,咸丰帝批准了。罗鸿绎被传去,很快交代了一切:为了中榜,他确实在乡试开始前找关系找到了兵部侍郎李鹤龄。
然后借着李鹤龄的力量,自己和同考官浦安联系上,浦安又跟主考官柏葰的门丁靳祥说了一声。之后,李鹤龄跟自己要了500两银子,把300两交给浦安,浦安拿了16两贽敬银给主考官柏葰。咸丰帝得知了这一切,开始犹豫:柏葰难道是16两银子就能收买的人吗?
柏葰在先帝时期就高中进士,历经两朝,身居高位,朝廷对他多有倚仗,再说柏葰没有直接收大量的贿银;话又说回来,柏葰作为主考官,还是有直接责任的,对他的判决,必须好好权衡一下。咸丰帝这边慢慢想,重臣肃顺直接在朝廷上嚷了起来:“非正法不足以儆在位!”
肃顺、载垣、端华素来跟柏葰不和,柏葰入狱前想到自己的地位,猜想咸丰帝应该不会惩罚得太重,还吩咐了儿子一番:回去收拾行李,我肯定不会死,皇上不会杀你爹。但柏葰万万没料到,因为肃顺力争,他真被判了斩首执行,然后成了死于科场案的大臣里职位最高的人。
TAG:
热门标签: 牛魔王(4) 控制欲和占有欲的区别(1) 白羊座(11) 遇到(12) 热搜(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都要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
在古装影视剧中,观众不难发现,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会将自己脚上的鞋子留在岸边,然后再寻死,历史上也确实如此,这是为什么?古代女子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鞋?其实里面大有文章。 我国关于鞋的历史目前可追溯至氏族社会,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古时,鞋主要有屦、舄、屐、靸等,..
-
上一篇
亲儿子帮君王谋反,为什么还被父亲杀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石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联合逃亡在外的卫国人,设计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卫桓公,自立为卫国君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成功弑君篡位的公子,帮助他篡位的还有卫国大夫石碏(què)的儿子石厚。 石碏曾在卫庄公在世期间,劝说庄公:“我听闻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