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都要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
在古装影视剧中,观众不难发现,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会将自己脚上的鞋子留在岸边,然后再寻死,历史上也确实如此,这是为什么?古代女子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鞋?其实里面大有文章。
我国关于鞋的历史目前可追溯至氏族社会,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古时,鞋主要有屦、舄、屐、靸等,春秋战国时期,入室脱鞋是一种礼仪,《庄子·杂篇·列御寇》记载:“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屦,跣而走。”
汉代以后,履取代了屦,成为鞋的通称,汉代的法律中还曾规定:有罪之人是没有穿鞋的资格。《汉书·匡衡传》记载:“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匡衡是西汉有名的人物,官至丞相,后因利用职权非法扩大土地,从而获罪,被贬为庶人。
古时,男尊女卑,女子的地位很低,很多东西看得比自身性命还重,因而女子投河自尽必有一番缘由,如女子受辱,贞洁失守,女子悲愤交加,通常不会去衙门报官,而是投河自尽,将鞋放于岸边,以示清白。
另外,在河边留下一双鞋也是告诉世人,自己不是意外死亡,还是自愿投河,因为意外死亡的人是不被允许供奉在家族祠堂,不被祖宗接受,古人也就认为这个投河自尽的人从此不入轮回,成为了“水鬼”。所以女子投河自尽以示清白在岸边留双鞋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讲述了东汉末年书生焦仲卿和妻子李兰芝之间的凄美故事,里面讲到:“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刘兰芝受到婆婆的刁难,被遣回了娘家,她的兄长便逼着刘兰芝改嫁。
刘兰芝与丈夫焦仲卿情比金坚,自是百般不愿,却无可奈何,古时长兄如父,刘兰芝只能听从兄长之命,新婚时万般伤感涌上心头,刘兰芝到了池边,留下一双鞋,便投水自尽了,也表明了自己始终没有辜负焦仲卿。
这便是说投河自尽时留下一双鞋,用来表明决心寻死之人的心志,因为文化背景的缘故,一些人在世时得不到世人的成全与理解,不愿苟且偷生,因而选择以死明志,刘兰芝为忠贞的爱情,前278年,史上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汨罗江自尽,在岸边同样留下了一双鞋,用以表明自己爱国之心。
TAG:
热门标签: 攀枝花市(1) 吵架(2) 诚嫔(1) 墙装(1) 德云社(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揭秘:皇帝吃剩的饭菜之中暗藏乾坤?
皇帝用膳这档子事儿,那是非常有讲究的,每顿饭吃什么、怎么搭配,甚至连怎么吃都是有规矩的,绝不会像咱们老百姓一样想吃啥吃啥,今儿个白菜贵了改吃萝卜,那太有损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你想想,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想吃嘛没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要嘛有嘛,只要你想得到,就一定办得到。那个时候..
-
上一篇
一品大员被判斩首,为什么却告诉儿子自己不会死
自打科举制度确立以来,皇帝就多了一种选拔人才的途经,再也不用让那些士家大族垄断官职,也不用过度担心士家大族势力太大了。那些有才的寒门子弟,都是天子门生,可得好好把关,选出几个能为朝廷出力的人。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问鼎中原后,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当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顺天乡试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