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在奏折里写他家水井能喷酒,朱元璋为何诛其九族?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胡惟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这天,朱元璋接到了一份奏报,这是丞相胡惟庸写的,大意是他家有一口井,这两天非常奇怪,居然喷出了甘冽的美酒来。
朱元璋看了奏报之后,感到非常惊讶,此乃祥瑞之兆啊,寡人要亲自体验一番。
朱元璋銮驾来到了西华门,这时候,突然闪出来一个小太监,挡在了车马面前,死死地拉着缰绳,口中大喊大叫:“皇上,不要再往前走,危险,危险。”
冲撞銮驾乃死罪,卫士们纷纷冲了过来,对小太监一阵暴揍,小太监眼看着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卫士们这才停手。
朱元璋下了车架,质问道:“你为何冲撞銮驾?”小太监气若游丝,用手指了指胡惟庸家的方向,摇了摇头。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调转车头,起驾回宫。到了宫中,朱元璋赶忙爬到了皇宫的最高处,用望远镜朝着胡惟庸家的方向看去,好家伙,刀枪林立,全副武装,黑压压的一片,这是要谋害寡人啊!
朱元璋惊出了冷汗,当即下令捉拿胡惟庸。捉到胡惟庸之后,二话没说就处决了他!
这件事明明白白地记载于《明太祖实录》里面,然而此事疑点重重,令人大呼不解。
其一,小太监去哪儿了?小太监阻拦了车架之后,自此不知所踪,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按理说,他救了朱元璋一命,怎么着也得提拔重用一下吧!
其二,小太监为何不提前预警?小太监住西华门附近,对胡惟庸谋反早已察觉,既然如此,为何不提前几天告发呢?偏偏等到迫在眉睫,才阻拦车架呢?假如卫士一刀杀了他,这不坏了大事了吗?
其三,处死胡惟庸为何如此匆促?既然抓到了胡惟庸,应该好好审讯一番,看看有没有同党,或者幕后大佬,未经审训就匆促处死犯人,实在不合常理。
其四,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早在四天之前,大臣涂节控告胡惟庸“谋反”,看来,朱元璋早在四天前就已知晓胡惟庸要“谋反”,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练胆吗?
其五,既然胡惟庸家刀枪林立,为何朱元璋不费一兵一卒就捉住了胡惟庸,为何未遭遇抵抗?
可见,此事根本经不起推敲,看来整件事就是朱元璋编的“故事”,目的只有一个,杀了胡惟庸。
胡惟庸死后,案情不断发酵,前后株连长达十余年,有三万多人遇害,成为了明朝初年第一谜案。
朱元璋为何要杀胡惟庸呢?因为朱元璋要废除丞相制度。
自古以来,相权和君权是一对矛盾体,朱元璋做了皇帝以来,时时刻刻感受到相权的压力和威胁。这个国家,不是自己一个人说话管使,有时候丞相反倒比自己说话还要好使,这让朱元璋十分不爽。
朱元璋害怕元末“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新上演一遍,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压制相权,可是每次都失败了!
朱元璋前后杀了四个丞相。
第一个被杀的丞相是杨宪,第二个李善长因为功勋卓著,朱元璋暂且饶了他的命,不过最后也处死了他,当然这是后话了!第三个被杀的丞相是汪广洋,第四个就是胡惟庸了!
朱元璋眼见杀一个两个丞相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索性在杀了胡惟庸之后,下令废除了丞相制度。
胡惟庸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TAG:
热门标签: 大光洞(1) 一段感情彻底结束句子(1) 音乐(2) 复合(3) 排协(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说说历史上的公务员,包拯白居易他们的工资有多少?
很多人都不了解包拯,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一直以来,公务员都是人们心中的好工作,铁饭碗。他们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前投身考公务员体系的人才,高达二十万,而录取率却只有1/57,可以说,比例很低,只..
-
上一篇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为什么不救?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景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汉景帝的这个妃子姓贾,是个大美女,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汉景帝十分宠幸这个美人,走哪都喜欢带着她。 这天,汉景帝出去打猎,贾妃一起跟着去了,打猎打了一半,贾妃突然闹了肚子,着急上厕所。 可是,这荒郊野岭的,哪里有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