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葬后,最后的工匠是怎么出来的?
其实早在秦朝的时候,帝王们就已经开始懂得要提早为自己准备好安息的地方了。大多数帝王在刚登上皇位的的时候就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耗费长达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为自己的陵墓选址和建造。虽然说不同朝代皇帝的下葬仪式都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归结起来皇帝下葬的过程大致包括:选择皇帝下葬日期,做法事,将皇帝遗体进行下葬,将陪葬宫女、公公进行殉葬,封闭皇陵、安排人员守墓。
就拿距离我们比较近的清朝来说,皇帝的葬礼就是从选择棺木开始的,听说皇帝的棺木还特别的讲究,必须是由云南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棺木做成之后还要刷上七七四十九道漆,在皇帝驾崩后就开始选择吉日吉时入殓,随后开始举行法事以及吊唁活动,其实就是皇子皇孙跪拜的仪式了。等到了安葬的吉日,庞大的丧葬队伍就会把皇帝的遗体抬到皇陵去下葬,相信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们就能想象出那个浩大的场面了。
其实,正规的仪式是先由七十二人将棺材抬出东华门,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约有一千六百人,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浩浩荡荡,十分威风。在这其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就是抬棺木的杠夫,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轮流抬送,他们要做到的是让棺材不落地。在棺材后面还会跟着全副武装的八旗兵,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等等,车轿连绵不断可以说像极了我们现在的阅兵仪式,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场景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到了皇陵,等把皇帝的棺材安放好了,一切仪式都完成了以后,就会由制作这个墓穴的工匠来完成封墓。就说工匠们发明了一种“自来石”,就是运用杠杆原理使得一整块大石头自动封闭后,在石门的另一侧便会有物品自动掉下来挡住石门。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靠,所以后来工匠又发明了一个“拐钉钥匙”的封门方法,这个方法不仅能让工匠们安全的离开,而且起到防盗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皇帝的陵墓自然少不了很多陪葬的宝物,他们自然是得防着盗墓者的,所以封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甚至不惜把所有建造墓室的工匠们都杀害,也不能把陵墓的具体位置泄露出去。
TAG:
热门标签: 选妃(5) 皮床(2) 34层楼房(1) 生日(10) 牧马人(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崇祯时期京城突现一只40斤的鸡,这背后有什么含义?
崇祯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若留心古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史料,我们不难发现,王朝即将兴盛发达时,总是会有祥瑞出现,比如说出现凤凰之类的。而同样的,若一个王朝即将走向衰亡,也会有不好的征兆出现,并且往往十分灵验。明朝晚期,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就曾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情。 在当时的..
-
上一篇
乾隆帝和傅恒妻子真的有一腿吗 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他的私生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和福康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清乾隆朝时期的傅恒是孝贤皇后的亲弟弟。换言之也就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傅恒为人颇具才干,乾隆帝对其恩宠有佳。而野史中曾记载,乾隆帝和傅恒妻子间有着一份私情。傅恒妻子所生的福康安更传是乾隆帝的私生子,事实真的如此吗? 按照野史传..